一、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培養目標:
1. 碩士
為適應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貫徹學校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本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且具有較高管理素質、良好知識結構、較強應用能力的專門人才。
2. 博士
為適應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貫徹學校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本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且具有較高管理素質、良好知識結構、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基本要求:
1. 碩士學位基本要求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有獻身科學的事業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掌握扎實的現代經濟理論與知識體系、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夠較為敏銳地發現國內外經濟發展實踐與研究中的新問題,并具備較獨立研究和理論創新能力、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能力以及學術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能夠勝任現代企業的經濟金融實務工作,或從事相關領域的經濟管理咨詢和社會服務工作,或具備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學術潛質和知識儲備。
2. 博士學位基本要求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有獻身科學的事業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掌握扎實的現代經濟理論與知識體系、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夠敏銳地發現國內外經濟發展實踐與研究中的新問題,并具有獨立研究能力和理論創新能力、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能力;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能夠勝任高等院校、專業研究機構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教學工作,或從事相關領域的組織管理、高端咨詢和社會服務工作。
二、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簡介
我校從1991年設立“技術經濟”碩士點(可授經濟學學位)以來,就開始了應用經濟學學科的科研與研究生培養;1993年開始在技術經濟(1998年調整為“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博士點中設立數量經濟、金融證券和產業經濟等研究方向。1996年后逐步獨立設置了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學、區域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等碩士點;2005年設立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06年設立重慶市首個經濟學博士點(數量經濟學);2011年設立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并在2011年的驗收中被評為“優秀”。
應用經濟學是重慶市重點學科和重慶大學的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擁有重慶市唯一的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依托的工作的平臺是重慶大學“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是中國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研究院,下設有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創新、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中投融資體系與投融資結構優化、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農村金融與人力資源等研究中心。在農村經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等研究領域不斷開拓和創新,成果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影響。近年來,本學科在平臺拓展、研究條件、團隊建設和成果創新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與優勢,已成為重慶及中西部應用經濟學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政策咨詢實力最為雄厚的學科基地。
目前,本學科已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學術帶頭人隊伍和師資隊伍?,F有的45名科研隊伍中,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計劃3人、教授15人(含博導10人)、副教授18人,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2人,50歲以下的主要學術帶頭人都擁有博士學位,且基本上都具有國外或境外訪問研究及交流的經歷。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 農村經濟與區域發展
2. 金融學
3. 產業經濟學
4. 數量經濟學
5. 區域經濟學
三、學制、學習年限與畢業學分
學位類別 | 課程學分(必修) | 其它培養環節學分 | 學位論文工作學分 | 畢業學分 |
碩士生 | ≥29(20) | ≥3 | 15 | ≥47 |
博士生 | ≥25(20*) | ≥3 | 25 | ≥53 |
直博 | ≥39(20*) | ≥3 | 25 | ≥67 |
碩博連讀 | ≥30(20*) | ≥3 | 25 | ≥58 |
*注:博士必須學分??鐚I學生按要求必修相關博碩共享課程。
四、課程及環節設置
表1 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表
注:1. 學生完成必修課程與必修環節學分后可以選修一至兩門其它公共選修課與人文素質課程;2. 編號S開頭為碩士課程),編號B開頭為博士課程,帶“*”為博碩共享課程。
五、培養方式
1. 培養周期
碩(博)士生培養主要實施導師負責制。
碩士生進入碩士階段學習后的前8周內,由導師與碩士生共同商議制訂具體的培養計劃。碩士生學習期限為2-3年,最長一般不超過3年,其中前兩個學期進行課程學習。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撰寫學位論文的時間約兩年。
博士生入學后,在導師指導下參加學院各項活動(包括政治學習、學術活動、教學實踐等)。導師應結合博士生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養計劃。本學科博士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3-4年,最長不超過5年。在職博士生學習年限一般為4-5年,最長不超過6年。直博生的學習年限為4-5年,碩博連讀生的學習年限為3-5年。博士生的學習時間,主要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撰寫學位論文。
2. 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碩士生課程主要以理論講授與學術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既強調學生對相關學科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又關注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包括文獻查閱、文獻分析、確定研究興趣、研究設計等能力。課程分為公共必修、學科必修、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和必修環節等。碩士生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32。
博士生課程以理論研討課為主,強調在課程學習中就開始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包括文獻查閱、文獻分析、確定研究興趣、研究設計等能力。課程又分為公共必修、學科必修、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和必修環節等。直博生、碩博連讀生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30,普通博士生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25。
碩(博)士生具體課程設置見前表1。
3. 學術報告
碩士生在全校范圍內選聽學術講座8次,并至少選聽一個“學科前沿系列專題講座”(至少由4個講座組成),完成后計1個學分。
博士生每學期至少參加3次與各自研究領域緊密相關的學術報告,在校期間累計不少于15次。同時,每位博士生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應完成3次公開學術報告,學術報告前三天要求在學院網站或大廳發布講座公告,且至少邀請同領域內的博士生導師1名、專業教師3名、博士生5名參與報告研討。三次公開學術報告的間隔周期至少為三個月,每次公開報告后要求向學院研究生辦公室提供詳細研討記錄。完成后計1個學分。
4. 社會實踐
碩士生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參與科研和教學實踐活動,如參加有關學術會議,收集研究資料,擔任導師助教、輔助指導本科畢業設計等。完成后計1個學分。
博士生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參與科研和教學實踐活動,如協助導師指導碩士生與本科生、擔任助教、參加相關領域學術會議、協助導師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的申請文本撰寫等。博士生在讀期間至少應參與一次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申請文本撰寫、至少參與一次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同時,為加強對博士生學術就業的幫助,要求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不少于32學時(課程學時)的助教工作。本科、普碩、管理碩士、博士、MBA、金融碩士、會計碩士的課程均可。社會實踐經指導教師簽字后提交研究生教學辦公室記錄成績,完成后計2個學分。
5. 開題報告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學位論文研究主題,并在第三學期完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含文獻綜述、論文選題意義、主要研究內容、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等。開題報告由本學科三位教師組成考核小組評審。評審通過的開題報告以書面形式提交院研究生辦公室備案。
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應該在研究生階段第三或四學期進行。開題報告應包含論文選題意義、相關文獻綜述、主要研究內容、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創新點等。開題報告由導師召集本學科三位教師組成考核小組評審。評審通過的開題報告以書面形式提交院研究生辦公室備案。
博士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應該在通過資格考試后進行,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意義、相關研究現狀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分析、預期研究成果等。開題報告會應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范圍內公開進行,由學科組負責人或導師召集3-5名相關學科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論證。評審通過的開題報告以書面形式提交院研究生辦公室備案。
6. 中期資格考試(博士)
中期資格考試是正式進入學位論文階段前的一次學科綜合性考試。資格考試旨在檢驗博士候選人是否具備堅實的經濟學基礎知識與理論,牢固地掌握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并且具有創新能力和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素質。
綜合筆試以考察基礎知識和方法論等的掌握為目的,綜合筆試采取匿名評卷的形式。每年舉行一次。時間為二學年開始時的九月舉行,研究生教學辦公室會提前一個月通知。凡綜合考試未通過者,可在半年內申請重考一次(最遲不得超過第四學期),仍未通過者,終止論文工作,按碩士生身份安排就業。
7. 學術論文發表要求
鼓勵學生發表學術論文,具體標準按學校和學院規定執行。
六、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應符合國家《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所提出的相應學科學位論文基本要求,符合重慶大學學位授予相關文件規定。學位論文的撰寫格式按照《重慶大學學位論文撰寫格式要求》執行。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并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1. 博士學位論文要求
博士學位論文是博士生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集中反映,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應是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應在學術上做出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應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經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備了獨立從事研究的能力。
博士學位論文預答辯最遲于正式申請答辯前三個月,進行論文工作總結報告。預答辯由研究生教學辦公室組織邀請五位相關領域教師對論文的主要成果和創新性等進行評議,廣泛聽取意見。博士生必須在預答辯通過后,在研究生院規定的送審時間內,向研究生院提交兩本論文進行隱名評審。論文要求不包含導師及博士生姓名,不包含致謝和個人簡歷。若博士生未通過預答辯,則需要根據預答辯評議老師提出的具體意見進行修改和完善,并重新參加下一次預答辯。
2.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集中反映,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應是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應在學術上做出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應能反映出碩士生已經掌握了比較扎實的工商管理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并具備了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七、學位論文評閱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閱與答辯等要求參照《重慶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重慶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發表學術論文基本要求》、《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送評管理辦法》、《重慶大學研究生涉密學位論文審批及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執行。
八、畢業及學位授予
修滿規定培養環節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則準予畢業,并發給畢業證書。經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方可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并發給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