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專業簡介
東華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在輻射環境監測專業和應用化學專業(環境化學方向)基礎上創辦起來的,1998年成立環境工程專業,2004年、2006年分別獲得環境工程、環境科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0年獲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依托的環境工程專業為江西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本學科點先后承擔973、863、國家自然基金、江西省重大招標項目及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20余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和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獲發明專利2項,發表SCI、EI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1部。形成了土壤重金屬-有機復合污染修復、礦冶環境生物技術、環境凈化材料、放射性核素遷移和轉化等特色鮮明和前景廣闊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向
1.環境污染與修復
2.放射性污染與防治
三.培養目標
專業型培養環境工程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環境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四.課程設置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學期 | 備注 | |||
一 | 二 | 三 | |||||||
學位課程 | 公共基礎課 | 10001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 | 必修5個學分 | ||
1000100410001005 | 英語(Ⅰ、Ⅱ) | 108 | 3 | √ | √ | ||||
專業必修課 | 12100055 | 數理統計 | 40 | 2 | √ | 4門課必修8個學分 | |||
12030203 | 高等環境工程原理 | 40 | 2 | √ | |||||
12020211 | 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 | 40 | 2 | √ | |||||
12030204 | 現代儀器分析 | 40 | 2 | √ | |||||
非學位課程 | 專業選修課 | 12030211 | 地下水污染與控制技術 | 40 | 2 | √ | 原則上提供不超過10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研究方向選修至少10個學分(5-6門課)(學制為2年的6個學分) | ||
12030205 | 環境科學與工程進展 | 40 | 2 | √ | |||||
12030212 | 環境修復技術與應用 | 40 | 2 | √ | |||||
12030213 | 環境功能材料 | 40 | 2 | √ | |||||
12030214 | 清潔生產與環境影響評價 | 40 | 2 | √ | |||||
12030215 |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 40 | 2 | √ | |||||
12030210 | 放射性污染與防治 | 40 | 2 | √ | |||||
公共選修課 | 素質教育課(第二外國語60學時2學分;科研技能類、人文素養類課程為20學時1學分;體育30學時1學分)和跨學科選修課(30學時1學分) | 4 | 至少4學分 | ||||||
補修課程 | 針對跨專業錄取的研究生,由研究生指導教師指定 | 不計學分 | |||||||
必修培養環節 | 生產實踐 | 6 | 任一環節未完成將不能申請答辯至少8個學分 | ||||||
文獻綜述 | 1 | √ | |||||||
開題報告 | 1 | √ | |||||||
畢業總學分 | 35 |